所在位置:首頁 > 圖片頭條 > 正文

百年奮斗路 啟航新征程 | 北大紅樓播下紅色種子

編者按: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2021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華誕,是全面建設(sh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開局起步之年。征途漫漫,惟有奮斗。記述百年奮斗歷程,展現(xiàn)百年大黨風采,凝聚立足新階段、奮進新征程的強大力量。即日起,《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刊發(fā)“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系列報道。

在北京市東城區(qū)的五四大街上,靜靜坐落著一座紅磚砌筑、紅瓦鋪頂?shù)睦鲜浇ㄖ?。因與北京大學的淵源以及紅色的外觀,所以從建成至今,一直被人們稱作北大紅樓。

百年過去,當年的設(shè)計者恐怕沒有想到,紅樓的主色調(diào)——紅色,也成為中國革命的象征和主調(diào)。正是在這里,李大釗等人潛心研讀傳播馬克思主義,奮力思考“中國要向何處去”的問題;一批青年學子共沐先進思想的春風,找到了自己的信仰,成長為革命的先鋒和勇士;從馬克思主義學說中汲取的營養(yǎng),孕育了中國最早的共產(chǎn)黨人,北京第一個中國共產(chǎn)黨組織在這里誕生……從這里傳播開去的火種,點燃了革命的火炬,最終使中國發(fā)生巨變。

踏入紅樓,一層就是北京大學圖書館。沿著樓內(nèi)東側(cè)長長的過道一路走去,能看到兩側(cè)門的標牌上標注著書庫序號,這是按照當年舊貌復原的門牌。

1918年1月,李大釗出任北大圖書館主任。一層東南角的119號房間,是他曾經(jīng)工作過的圖書館主任室,分內(nèi)外兩間,內(nèi)間為辦公室,外間為會議室。內(nèi)間布局十分簡單,一張辦公桌,一個轉(zhuǎn)椅,兩組玻璃書柜,一部老式電話。辦公桌上擺放著一本泛黃的臺歷,時間停留在了1919年。

在那時的紅樓里,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陳獨秀是文科學長,率先在中國大地上高舉起馬克思主義旗幟的李大釗為圖書館主任。中國共產(chǎn)黨未來的兩位主要創(chuàng)始人同在一座樓里共事,注定了紅樓將要走上歷史的舞臺。

坐在不大的辦公室里,李大釗思考著偉大的命題,思考著中國的命運,摸索著如何點亮黑暗的中國。他接連撰寫《Bolshevism的勝利》《庶民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重要文章,并振臂高呼:“試看將來的環(huán)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在廣大青年中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和深遠的影響。在他的主持下,北大圖書館成為傳播新思想、新文化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陣地。

紅樓一層西側(cè)是第二閱覽室,即新聞紙閱覽室。當年在這里,有踱步思考的教授學者,有認真閱讀的青年學生,有相互討論的同志好友。而就在閱覽室入口處的小辦公桌前,一個操著南方口音的年輕人,忙碌地為大家辦理借閱手續(xù)——他便是擔任圖書館助理員的毛澤東。在紅樓工作的日子里,青年毛澤東不但有了與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這些新文化運動領(lǐng)軍人物接觸的機會,更有了難得的讀書、看報、參與社團活動、聽取各類演講的機會,使他“迅速地朝著馬克思主義的方向發(fā)展”。

自1920年起,李大釗率先在北大文科開設(shè)《唯物史觀》《社會主義與社會運動》等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這是中國大學第一次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正式列入課程。1920年3月,李大釗、鄧中夏等人經(jīng)過多次醞釀和討論,決定組織一個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團體,名叫“馬克思學說研究會”。這是中國最早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團體。

研究會一開始是在秘密狀態(tài)下成立的,主要活動包括搜集和翻譯馬克思主義書籍、分組分專題進行研究、舉行定期的講演會、討論會和不定期的辯論會等。校長蔡元培大力支持研究會的活動,從北大借了兩間屋子給研究會做活動場所,一間做辦公室,一間做圖書室。他們給圖書室名副其實地取名為“亢慕義齋”——“亢慕義”即英文“Communism”(共產(chǎn)主義)的譯音。

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成立后,馬克思主義得以在北京大學及北京各高等學校的青年學生中迅速傳播,而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影響,便是為北京黨組織的建立做了思想和組織上的準備。

1920年春,李大釗與陳獨秀相約,同時在北京和上海從事建黨的籌備工作。同年8月,上海的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在上海法租界老漁陽里2號《新青年》編輯部成立。在北京,紅樓李大釗辦公室的外間會議室,正是當時籌備北京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的聯(lián)絡(luò)處。

1920年10月,李大釗等人秘密成立北京共產(chǎn)黨小組。這是北京歷史上第一個中國共產(chǎn)黨的黨組織。當時,李大釗每月從自己的薪俸中捐出80元,作為小組活動經(jīng)費。同年11月,北京共產(chǎn)黨小組舉行會議,決定成立共產(chǎn)黨北京支部。李大釗被推選為書記。

共產(chǎn)黨北京支部的很多黨員,正是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成員。由自由的學術(shù)團體開始醞釀,并經(jīng)歷馬克思主義與無政府主義或其他非馬克思主義的爭論、分化,最終形成強調(diào)嚴格紀律、嚴密組織的中國共產(chǎn)黨北京支部,北京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的成立,有力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北方的傳播。

在加強自身發(fā)展的同時,北京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努力幫助各地開展工作,建立黨、團組織,對于各地建立革命組織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從此,革命的種子播下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和革命運動生機勃勃地在中國大地上展開了。

一百年前,先驅(qū)們在紅樓敲響了鐘聲,喚醒了一個時代。今天,穿過熙熙攘攘的五四大街回望,紅樓無聲,紅樓如故。然而透過紅色的建筑外表,仿佛還能看到五四運動中青年學生流下的鮮血,看到風起云涌的革命年代高高飄揚的紅旗,看到井岡山上正在燎燃的星火,看到戰(zhàn)士們帽檐上的紅五星……這棟建筑曾經(jīng)激蕩起的歷史風云,依舊清晰而鮮活。(郝思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