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頁 > 清風時評 > 正文

字以溯源 鑄本固魂

一橫一豎,一撇一捺,一點一鉤,縱橫交錯之間,漢字記錄著中華文明的發(fā)展演進,傳承著中華文化的經驗智慧。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記載,“蓋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識古。”漢字,是傳承中華文化與精神的重要載體,蘊藏先人們的哲學思維以及生活智慧。不僅形態(tài)優(yōu)美,而且寓意深邃,記錄了不同時期的歷史文化信息,凝結著中華兒女的民族情感。

古人云,圣人立象以盡意。通過一個個漢字的外在形象,我們不僅能夠透過形體了解其本義,還能通過其演變過程窺測背后蘊涵的思想。比如“休”字,從外形上看,像是一個人靠著大樹休息,后引申為休假、停止、喜樂、美好等意義。

再如“仁”字,一側面為人形,后邊有一個相等符號,視二人為一人,意為包容他人。后來進一步發(fā)展,在“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語境下,出現(xiàn)了對“仁”字含義更深層次的解讀與闡釋。事實上,“仁”作為儒家思想文化的內核,早已經融入國人血脈之中。

“字乃圣賢之面目,亦天下之大寶也。”遍覽古今,許多文豪巨匠都在竭力踐行敬字如敬圣、惜字如惜金,并留下許多字斟句酌的傳世佳話。唐代“苦吟詩人”賈島,在字詞的選用上反復“推敲”,力求精準完美;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對“綠”的傳神使用,讓讀者仿佛也置身春意之中;再到近現(xiàn)代老舍、郭沫若、冰心等名家大師的煉字功夫,他們沒有將漢字僅僅當作表情達意的工具,而是將其視作傳遞發(fā)揚民族文化的途徑,折射出他們對文字的敬畏之心。

“語言是一條流動的河。這條河必須是在河床當中流動的,它的兩邊還有堤岸。”著名語言學家郝銘鑒先生,畢生致力于捍衛(wèi)語言文字純潔性,他于1995年創(chuàng)辦《咬文嚼字》,這也成為我國出版界唯一一份規(guī)范社會語言的刊物,素有“語林啄木鳥”之稱。這本小小的雜志,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語文生活,而其背后則是許多人為捍衛(wèi)漢字的準確嚴謹,所付出的默默努力。今天,我們也不妨時??伎甲约海壕畬降摹皩迸c黃花崗的“崗”區(qū)別何在,漢字“畫”與“劃”的不同用法,漢字“做”與“作”如何使用,等等。更可以好好思考一下,每個漢字所蘊藏的文化意義及民族精神。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每個漢字、每段語句、每篇文章,都如同一張張靚麗的文化名片,在我們同世界的交往中彰顯出獨特價值。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在做好本土疫情防控同時,積極向受疫情沖擊嚴重的國家和地區(qū)提供援助。在援助法國醫(yī)療物資的外包裝上,印有三國蜀漢學者譙周“千里同好,堅于金石”的語句;在贈予意大利的防疫物資上,我們附寄的是明代李日華贈予意大利人利瑪竇的詩句“云海蕩朝日,春色任天涯”;而贈予印度的援助物資所貼的,則是玄奘法師的詩句“尼蓮正東流,西樹幾千秋”……正是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漢字、詩句,為世界帶去我們的友好善意,也傳遞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如一條奔流不息的長河,每個漢字就好似其中一朵朵閃耀的浪花,從最初的甲骨文到今天常用的行書楷書等,始終伴隨中華民族發(fā)展前行。我們應多發(fā)揚一點“咬文嚼字”精神,珍惜漢字、研讀漢字,更好地傳承民族文化,堅定文化自信。(余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