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頁 > 清風時評 > 正文

搞調研身入更要心到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中共中央辦公廳近日印發(fā)的關于持續(xù)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的通知明確提出,“調研工作要發(fā)揚求真務實作風,在求深、求實、求細、求準、求效上下功夫,力戒搞形式、走過場”,對開展好調研工作提出了進一步要求,也點明了調研中必須堅決反對的形式主義突出問題。

調查研究不僅是一種工作方法,也是密切黨和人民群眾血肉聯(lián)系的紐帶,是我們黨做好領導工作的傳家寶。中央八項規(guī)定的第一條,就是要改進調查研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了解民情、掌握實情,搞清楚問題是什么、癥結在哪里,拿出破解難題的實招硬招。多察實情、多解難題,調查研究是幫我們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尋求解題之道的重要方法。調查研究做到位了,才能更好地為科學決策服務,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能力,從而有利于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落地,創(chuàng)造經(jīng)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如何做好調查研究,考驗著領導干部的能力和作風。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大多數(shù)調查研究是能夠深入群眾、摸到實情,為決策提供有價值參考依據(jù)的。但是,也有一些現(xiàn)象必須予以警惕。比如,有的調查研究在聯(lián)系群眾中擺架子、裝官樣,和群眾說不到一塊、坐不到一條板凳上,造成了和群眾的距離感;有的做表面文章,簡單地到基層走走、轉轉、看看、問問,為調研而調研,甚至扎堆調研、作秀調研;有的調研方式簡單粗暴,遇到群眾不理解、不配合時,發(fā)脾氣、擺官威;還有的只是走個過場,不愿正視現(xiàn)實,回避問題,報喜不報憂。凡此種種只注重形式,卻忽視了調查研究的真正意義,浮于表面、不深不透,必然看不到實情、得不到真知,也做不出正確決策。

調查研究不是“跑來跑去”,也不是“紙來紙去”。看似去調查了但研究少、分析少,也得不出什么有價值的結論,這樣的調查研究不僅解決不了問題,而且有時候還會損害干部的形象,做了還不如不做。調查研究的原則是實事求是,其根本價值在于解決問題。搞調查研究,首先要端正態(tài)度、擺正位置,既要“身入”,更要“心到”,切不可自以為是走過場,蜻蜓點水、淺嘗輒止。在深入調查后,還要進行深入細致的思考,把零散的認識系統(tǒng)化,把粗淺的認識深刻化,直至透過現(xiàn)象找到事物的本質規(guī)律,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辦法。

入深山采好藥,臨深池釣大魚。調查研究是做好領導工作的一項基本功,是領導干部整體素質和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來不得半點形式主義。要真正“伸只腳到群眾中去”,瞄準真問題,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深入田間地頭和廠礦車間,拜人民為師,邊調查研究邊分析對照檢查,真正做到深入、唯實,走好群眾路線,才能“釣到大魚活魚”。(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