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頁 > 要聞關注 > 正文

清風廉論 | 道阻且長 行則將至

我們應當涵養(yǎng)“不畏多難畏無難”的心態(tài),鼓足“一錘接著一錘敲”的干勁,把前行的每一步都叩在堅實的大地上、不懈的登攀中、人民的心坎里。如此,就一定能抵達勝利的彼岸!

萬事從來貴有恒。在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生態(tài)治理問題時強調:“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我們既要有只爭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堅守?!笔聦嵣?,不僅生態(tài)治理是如此,但凡要干成一件事,都要堅定不移、堅韌不拔,切不可遇難而退、半途而廢。

世間最容易的事是堅持,最困難的事也是堅持。說容易,是因為人人都有堅持的機會;說困難,是因為真能堅持到底、做成大事的,終究還是少數。明代學者楊夢袞曾說:“作之不止,可以勝天。止之不作,猶如畫地。”是成就“勝天”的偉業(yè),還是陷于“畫地”的牢籠,關鍵在于能否堅持到底。

觀諸歷史,那些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往往是能比普通人“多堅持一下”的人??鬃由钪兑捉洝肺⒀跃x,便愈探究愈深入,愈深入而愈不知其所窮,“韋編三絕”足見其功;董仲舒求學期間“三年不窺園”,在坐冷板凳的堅守中邁向學問的圣境;西晉著名文學家左思為寫《三都賦》,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用十年心血成就了“洛陽紙貴”的輝煌。

反之,功敗垂成也好,功虧一簣也罷,說的都是“堅持不住”的后果。正如唐代詩人羅隱所說,“成敗終須要徹頭”。是成是敗,要到最后才見分曉,如果堅持不到最后,就只會前功盡棄。對于這種有始無終的人,清代學者阮葵生有個形象比喻:“初至為走盤珠,稍久為算盤珠,既久則佛頂珠?!币饧矗鸪跸裉烊粶唸A的珍珠一般,十分靈動;過了一段時間,就像扁圓的算盤珠,雖不靈動,但至少推撥得動;時間一久,則變成了佛頂珠,懶散呆滯,徹底推撥不動了。倘如此,最終落個“亦復何恨”的結局也就在所難免。

當然,能夠日行千里,一定就是千里馬嗎?恐怕未必。清代學者劉廷璣曾言:“今日而千里矣,倘明日足繭不能千里,是烏得名千里馬耶?”可見,真正的千里馬不是日行千里,而是日日行千里。最可惜的莫過于,明明能做到日日行千里,卻僅僅滿足于日行千里,以至于半路出局、湮沒無聞,白白浪費了自己的潛力。

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但不可否認,有不少人是不相信自己能做到日日行千里的。殊不知,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了才值得堅持,而是堅持了才能看到希望。成功,源自永不回頭的決心、歸于一往無前的壯志,日拱一卒的堅持永遠是打開夢想之門的金鑰匙。

在五四運動20周年時,毛澤東同志以“永久奮斗”為題發(fā)表講話,號召全體共產黨員、模范青年要把革命干到底,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今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站在這樣一個時間節(jié)點上回望,我們穿越風雨、踏平坎坷,在與困難的斗爭中走出了一條新路、好路,不正是因為我們堅持“干到底”嗎?同一切敵人血戰(zhàn)到底,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把作風建設一抓到底,對環(huán)境問題一盯到底……一旦有了這種“干到底”的精神,就能“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

改革走到今天,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當此之時,我們應當涵養(yǎng)“不畏多難畏無難”的心態(tài),鼓足“一錘接著一錘敲”的干勁,把前行的每一步都叩在堅實的大地上、不懈的登攀中、人民的心坎里。如此,就一定能抵達勝利的彼岸!(魏寅)